1931年11月容新策略,徐志摩作为中国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从南京出发搭乘飞机,打算参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由林徽因为外国使者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讲座。然而,这次航程注定并不平凡。当飞机飞行至大雾笼罩的区域时,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飞机不幸撞山,随即坠毁,火焰迅速吞噬了机身。机上所有人都未能逃脱,均丧命,徐志摩的死状尤为惨烈。头部严重受创,左臂和左腿在冲击中断裂,惨不忍睹。
消息传出不久,许多人纷纷为这位才子撰写悼文,冰心的悼文中也包含了她对徐志摩的哀悼。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冰心的悼词似乎有着深层的含义,暗含着某种特定的指向。那么,冰心到底在悼词中表达了什么呢?
北大校长蔡元培为徐志摩所写的挽联中,有一句特别令人印象深刻:“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这份挽联的意义在于,徐志摩的生命与其说是偶然的终结,不如说是他一生诗意的一部分——这或许也正是对徐志摩的褒扬。
展开剩余83%回顾徐志摩的成长历程,他在20世纪10年代随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顺理成章地成为北大的学生。正是在这段求学岁月中,徐志摩接触了大量中外文学,培养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且在此期间认识了不少当时的名流,得到了梁启超的教诲,开启了迅速的个人发展。
徐志摩天资聪颖,文学才华出众,如果他能将精力全身心投入诗歌创作,或许会有更多的成就。然而,他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情感的纠葛上。
1897年,徐志摩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经营着钱庄和布号,最终发展成了硖石的首富。这样一个家庭背景让徐志摩从小不愁吃穿,生活得非常安逸。然而,正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家庭,他也不得不肩负起家庭期望的“责任”——联姻。
徐志摩不能反抗父母的安排,最终由家庭牵线,与上海宝山县的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当时,徐志摩年仅18岁,张幼仪则只有15岁。尽管张家在商界地位显赫,这段婚姻似乎本该由张幼仪掌控主导地位,然而,她柔弱的性格使得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婚后,张幼仪忍受着徐志摩的冷暴力,最后在怀第二胎时,徐志摩递交了离婚协议,她最终签字同意离婚。
正是在这一时期容新策略,林徽因进入了徐志摩的生活,她成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恋人形象。然而,林徽因理智地意识到,徐志摩爱的是他心中理想化的“林徽因”,而非现实中的她,因此,她决定将与徐志摩的关系保持在朋友层面,并最终与梁思成结为夫妻。尽管如此,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痴情仍然令她在公众舆论中饱受指责,尽管徐志摩嘴上说着爱,转身却很快再婚。
徐志摩的人生开始走向低谷,正是在与陆小曼结婚后。离开张幼仪后,他失去了父母的经济支持,而陆小曼奢华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不得不离开文学的理想世界,开始面临现实生存的艰辛。也正因为陆小曼不同意他前往北京,这为他的行程带来了拖延,最终,悲剧在飞机失事后发生。
飞机失事后,徐志摩的尸体被从事故现场找到,头部破裂,左臂左腿严重骨折,死状惨不忍睹。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徐志摩的悼念,其中不少人对他的缺点不再提及,唯有好的一面被突出。然而,在这些悼念者中,冰心显然并不愿顺应这种舆论潮流,她在悼词中写道:“志摩是蝴蝶,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他得不到,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这一句话,显然暗指了林徽因。冰心写下这句话的背景正是得知徐志摩是在前往北平为林徽因捧场途中发生飞机失事,冰心借此机会显然是在向徐志摩的痴情做出某种指责,同时也是对林徽因的某种回应。显然,这份悼词并不单纯是对徐志摩的哀悼,而是对林徽因的一种深刻暗示。
冰心和林徽因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充满了张力。两人同为福建人,年纪相仿,成就相近,因此常被人拿来对比。早期,冰心的丈夫吴文藻与梁思成是亲密的朋友,两人相互交往甚多,冰心和林徽因也曾有过一些美好的交情。冰心曾在文中称赞林徽因,赞其既是吴文藻的好友梁思成的未婚妻,也是她见过的最美丽、最灵秀的女作家之一。然而,林徽因的光芒总是容易让其他女性作家,尤其是像冰心这样的文人感到压力。林徽因擅长成为社交圈中的焦点,这使得她在众多才子中拥有了巨大的吸引力,成为文人圈的中心。
然而,这样的光芒也带来了嫉妒,冰心便是其中之一。她在《太太的客厅》中讽刺了林徽因,批评她为一位精于交际的“交际花”,并且从中透露出对林徽因的不满。冰心的这种情感,在徐志摩死后得到了更加激烈的表现。当时,冰心借着徐志摩的死,攻击林徽因,甚至暗指她与徐志摩的死亡有关。其实,徐志摩的死因与恶劣天气和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有着直接关系,与林徽因并无任何直接关联。尽管如此,冰心仍旧通过舆论把责任推到林徽因身上,以此来抨击她。
冰心与林徽因的恩怨,随着时间推移愈加复杂。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冰心的声誉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她对林徽因的“攻势”依然未曾减弱。而对于林徽因来说,冰心虽然是同乡,也是丈夫好友的妻子,但在冰心的小说《太太的客厅》一文发布后,林徽因就已经感受到冰心的敌意。她用一坛山西老陈醋回赠冰心,暗示她过于酸涩,这一举动标志着两人正式决裂。
抗战时期,林徽因与冰心截然不同的表现使得更多人站到了林徽因一边,这也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裂痕。至此,冰心对林徽因的攻击显得更加猛烈。而徐志摩的死,虽然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但归根结底,他的选择是他自己做出的,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因此,冰心试图通过徐志摩的死来攻击林徽因,显然没有任何道理。
发布于:天津市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